利通区纪委
首页 > 清风苑 > 理论 正文

理论

以系统观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
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5-03-26 09:48:19

  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。安徽省亳州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观念,通过整合基层监督力量、做实做细基层监督、严查基层“蝇贪蚁腐”、以案促改促治,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。

  整合监督力量实现攥指成拳。在保持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现有编制、职数总体稳定的基础上,发挥好系统作用和组织优势,整合基层监督力量,实现攥指成拳。优化县级纪委监委内设机构,共计撤销单独派驻机构11个,增设综合派驻机构3个、纪检监察室8个,实现派驻机构集中办公、统一管理。择优选取财政、审计、税务等单位骨干力量,建立监督人才库。按照“就近整合、区域划分、便于指导、利于工作”原则,每4至5个乡镇(街道)设立1个纪检监察协作区,由县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联,协作区负责人由县级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主任兼任,成员由乡镇纪委副书记或专职纪检委员等组成,协作开展监督办案,有效破解基层监督力量分散、人情干扰等难题。配备村级纪检委员1397名,加强对村务公开、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事项的全程监督。推进村级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工作,努力发挥其“监督员”“信息员”“宣传员”作用。向集体经济体量大、监督任务繁重的村(社区),选派21名县、乡纪检干部担任村级纪检委员。

  多措并举做实做细基层监督。通过“巡察+协作区”监督、“科技+平台”监督、“清单+专项”监督等多种措施,推动监督向基层一线延伸。把巡察组入驻地点放在纪检监察协作区,安排协作区负责人担任巡察组副组长、业务骨干参与巡察。根据村(社区)党组织类型、经济体量、信访举报、资金项目等实际情况,灵活确定专项巡、交叉巡、提级巡等方式,提升巡察质效。用活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,强化信息分析研判,创建监督模型24个,2024年4月以来,产生预警信息906条,立案审查调查183人,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督穿透力和办案效能。用好基层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平台,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办理、认真梳理,让群众监督一键直达、急难愁盼问题一点即回应。2024年以来,通过基层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平台受理投诉1675件,办结1630件,办结率达97.3%。制定“小微权力”事项、权力、责任、监督四项清单,让基层干部知道能干什么、不能干什么,让纪检监察干部知道监督什么、怎么监督。因时因势确定监督专题,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和群众关注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组织县乡一体开展交叉互查,持续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。

  严查“蝇贪蚁腐”让群众可感可及。始终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头等大事,建立市纪委书记和副书记包县区、包重点项目、包疑难案件、包民生实事等机制,纵深推进集中整治。市纪委监委加强对县级纪委监委办案工作的领导,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督导,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全程指导,及时调度县级纪委监委查办案件情况。落实月梳理统计、复盘会商机制,对问题线索处置率、办结率低的县区及时提醒督促,要求县级纪委监委始终把办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。深化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、安置房分配等突出问题整治,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、医保基金管理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。市纪委监委对重点问题、重点领域、重点对象着重抓、着力查,对情况复杂、影响恶劣的提级办、优先办、交叉办,严肃查处一批腐败案件,有力惩治群众深恶痛绝的“蝇贪蚁腐”。

  用好案件资源推动以案促改促治。围绕查办的贪腐案件,与案发单位共同分析问题,排查廉政风险点,及时把问题整改到位。聚焦系统施治,深化以案促治。2024年以来,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39份,推动完善制度380余项。通过组织旁听庭审、观看警示教育片、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,落实“一案一警示”机制。组织拍摄下发《美丽乡村 岂容“蝇贪”肆虐》《误入歧途的“领头羊”》等警示教育片,组织开展“以案促廉百村行”宣讲活动,根据案发单位和行业特点,综合运用宣读处分决定书、到案发单位讲廉政党课等多种方式,让基层党员干部真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、纪检监察就在身边,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(李立新 作者系安徽省亳州市委常委,市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)

>>><<<